跨区域调水解“渴”,古邵镇10万余亩农田获“甘霖”
跨区域调水解“渴”,古邵镇10万余亩农田获“甘霖”
跨区域调水解“渴”,古邵镇10万余亩农田获“甘霖”“昨天晚上十二点来(lái)的水,这7亩地5个小时就能浇完。”6月10日中午,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大辛村61岁的农民邵明乾头戴(tóudài)草帽,卷(juǎn)着裤腿,看着微山湖(wēishānhú)的水通过胜利渠源源不断流入田间。他刚种下的玉米苗正在水流滋润下舒展叶片,“天旱没水浇时生怕种子捂坏,现在(xiànzài)后期管理跟上,一样不少收。”邵明乾的笑容里透着踏实。
邵明(shàomíng)乾(左)头戴草帽看着微山湖的水通过(tōngguò)胜利渠源源不断流入田间。
在峄城区古邵镇八里沟(bālǐgōu)村西北的(de)胜利渠首闸,三孔闸门(zhámén)已全部升起,清澈的湖水(shuǐ)以29.5立方米/秒的流量奔涌而出。这条始建于1976年、全长36.4公里(gōnglǐ)的输水动脉,仅古邵段就达19.4公里,通过老运河引微山湖水,近三年年平均调水量达1450万立方米。
峄城区古邵镇八里沟(bālǐgōu)村西北的胜利渠首闸。
“此次开闸放水,是(shì)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协调淮委沂沭泗局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启动的引湖(yǐnhú)调水工程,专门为古邵镇10万余亩(yúmǔ)夏季作物解‘渴’。”古邵镇水利站站长李雷介绍,胜利渠年许可(xǔkě)取水量达4800万立方米,是沿岸农田的“救命渠”。
与大辛村相隔数里的新村,村民曹召会(cáozhàohuì)正忙着帮嫂子和侄子浇地。新村紧邻大运河,往年干旱时,部分村民用大运河的水(shuǐ)浇地,如今胜利渠的水通过(tōngguò)疏浚后的沟渠直达地头。“嫂子家7亩(mǔ)玉米地,以前浇水得全家上阵,现在闸门一开,水顺着渠就来了。”曹召会擦着汗说(shuō),“大运河和胜利渠通着哩,微山湖的水绕(shuǐrào)个弯就到咱地里,省时又省力。”
胜利渠首闸(zhá)开闸放水。
持续高温干旱让农田喊“渴”,古邵镇党委政府早在半个月前就(jiù)启动抗旱预案。镇主要负责同志带队(dàiduì)下沉田间,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对全镇主干渠、19条(tiáo)干沟进行清淤扩挖,检修维护16座新改建灌溉(guàngài)泵站。“就像给血管清淤,得让水流‘主动脉’和‘毛细血管(máoxìxuèguǎn)’都畅通。”大辛村党支部书记(shūjì)宋光辉指着新拓宽的三支沟说,村里3个提水闸已将胜利渠的水引入沟渠,4100亩耕地中1000余亩已完成灌溉,预计一周内全部浇(jiāo)完。
大辛村党支部书记(shūjì)宋光辉指着新(xīn)拓宽的沟渠说,村里3个提水闸已将胜利渠的水引入沟渠。
大辛村种粮(zhǒngliáng)大户王伟承包了700亩地,从年初至今的缺水(shuǐ)难题(nántí)让他愁眉不展。“有了这场水,夏季玉米收成应该不会受(shòu)啥影响。”他蹲下身拨开土壤,指尖触到湿润(shīrùn)的泥土,“你看这墒情,秋粮丰收有盼头了。”截至目前,古邵镇已启动机井、河道泵站20余座,灌溉抢种农田1万余亩,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引水浇地的忙碌身影。
刚忙碌完坐在地边休息的曹召会(cáozhàohuì)。
沿着胜利渠灌区行走,新整治(zhěngzhì)的四支沟(zhīgōu)堤坝坚固,93座水利建筑物焕然一新。这些年,古邵镇累计争取项目资金,对2条河道进行整治、93座建筑物治理,让(ràng)沿岸耕地实现(shíxiàn)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。“河道整治后,浇水不用半夜排队抽水了(le),电费每亩省了10多元。”新村村民邵明羽的感慨,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。
“下一步,我们会持续关注天气和作物长势,确保抗旱保供不断档(dàng)。”古邵镇人大主席孙法明表示,胜利渠不仅是灌溉渠,更是民生渠——它串联起(qǐ)胜利渠灌区(guànqū)40多个行政村的农田,让“希望田”真正成为群众的“丰收(fēngshōu)田”。
(赵峰(zhàofēng) 孙慧 马靖 周晓春)
“昨天晚上十二点来(lái)的水,这7亩地5个小时就能浇完。”6月10日中午,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大辛村61岁的农民邵明乾头戴(tóudài)草帽,卷(juǎn)着裤腿,看着微山湖(wēishānhú)的水通过胜利渠源源不断流入田间。他刚种下的玉米苗正在水流滋润下舒展叶片,“天旱没水浇时生怕种子捂坏,现在(xiànzài)后期管理跟上,一样不少收。”邵明乾的笑容里透着踏实。
邵明(shàomíng)乾(左)头戴草帽看着微山湖的水通过(tōngguò)胜利渠源源不断流入田间。
在峄城区古邵镇八里沟(bālǐgōu)村西北的(de)胜利渠首闸,三孔闸门(zhámén)已全部升起,清澈的湖水(shuǐ)以29.5立方米/秒的流量奔涌而出。这条始建于1976年、全长36.4公里(gōnglǐ)的输水动脉,仅古邵段就达19.4公里,通过老运河引微山湖水,近三年年平均调水量达1450万立方米。
峄城区古邵镇八里沟(bālǐgōu)村西北的胜利渠首闸。
“此次开闸放水,是(shì)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协调淮委沂沭泗局南四湖水利管理局启动的引湖(yǐnhú)调水工程,专门为古邵镇10万余亩(yúmǔ)夏季作物解‘渴’。”古邵镇水利站站长李雷介绍,胜利渠年许可(xǔkě)取水量达4800万立方米,是沿岸农田的“救命渠”。
与大辛村相隔数里的新村,村民曹召会(cáozhàohuì)正忙着帮嫂子和侄子浇地。新村紧邻大运河,往年干旱时,部分村民用大运河的水(shuǐ)浇地,如今胜利渠的水通过(tōngguò)疏浚后的沟渠直达地头。“嫂子家7亩(mǔ)玉米地,以前浇水得全家上阵,现在闸门一开,水顺着渠就来了。”曹召会擦着汗说(shuō),“大运河和胜利渠通着哩,微山湖的水绕(shuǐrào)个弯就到咱地里,省时又省力。”
胜利渠首闸(zhá)开闸放水。
持续高温干旱让农田喊“渴”,古邵镇党委政府早在半个月前就(jiù)启动抗旱预案。镇主要负责同志带队(dàiduì)下沉田间,组织党员干部与群众对全镇主干渠、19条(tiáo)干沟进行清淤扩挖,检修维护16座新改建灌溉(guàngài)泵站。“就像给血管清淤,得让水流‘主动脉’和‘毛细血管(máoxìxuèguǎn)’都畅通。”大辛村党支部书记(shūjì)宋光辉指着新拓宽的三支沟说,村里3个提水闸已将胜利渠的水引入沟渠,4100亩耕地中1000余亩已完成灌溉,预计一周内全部浇(jiāo)完。
大辛村党支部书记(shūjì)宋光辉指着新(xīn)拓宽的沟渠说,村里3个提水闸已将胜利渠的水引入沟渠。
大辛村种粮(zhǒngliáng)大户王伟承包了700亩地,从年初至今的缺水(shuǐ)难题(nántí)让他愁眉不展。“有了这场水,夏季玉米收成应该不会受(shòu)啥影响。”他蹲下身拨开土壤,指尖触到湿润(shīrùn)的泥土,“你看这墒情,秋粮丰收有盼头了。”截至目前,古邵镇已启动机井、河道泵站20余座,灌溉抢种农田1万余亩,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引水浇地的忙碌身影。
刚忙碌完坐在地边休息的曹召会(cáozhàohuì)。
沿着胜利渠灌区行走,新整治(zhěngzhì)的四支沟(zhīgōu)堤坝坚固,93座水利建筑物焕然一新。这些年,古邵镇累计争取项目资金,对2条河道进行整治、93座建筑物治理,让(ràng)沿岸耕地实现(shíxiàn)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。“河道整治后,浇水不用半夜排队抽水了(le),电费每亩省了10多元。”新村村民邵明羽的感慨,道出了许多农户的心声。
“下一步,我们会持续关注天气和作物长势,确保抗旱保供不断档(dàng)。”古邵镇人大主席孙法明表示,胜利渠不仅是灌溉渠,更是民生渠——它串联起(qǐ)胜利渠灌区(guànqū)40多个行政村的农田,让“希望田”真正成为群众的“丰收(fēngshōu)田”。
(赵峰(zhàofēng) 孙慧 马靖 周晓春)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