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420余种候鸟见证京津冀协同保护绿色之道

体育正文 187 0

420余种候鸟见证京津冀协同保护绿色之道

420余种候鸟见证京津冀协同保护绿色之道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(kèhùduān)北京6月5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)“刚刚听到了大杜鹃的叫声(jiàoshēng)。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邓文洪是鸟类保护专家,今天他在六五环境日北京主场活动上发言时(shí),鸟儿(niǎoér)飞到他的身后。邓文洪说,京津冀(jīngjīnjì)鸟类超过600种,占全国鸟类种数约40%,其中候鸟有420余种,“京津冀合力(hélì)为它们打造了生命之道和绿色之道”。 6月(yuè)5日(rì),六五环境日北京主场活动现场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/摄 活动现场,市民代表、专家以及来自生态环境部和京津冀(jīngjīnjì)生态环境部门的同志,共议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,不时(bùshí)有鸟儿在(zài)空中盘旋,在会场“闲庭信步”,叫声婉转。 此次活动在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观景台举办,这片南中轴上新打造(dǎzào)的(de)绿色(lǜsè)空间曾经是批发市场与物流仓储聚集区,如今成为市民休闲散心、欣赏落日的热门打卡(dǎkǎ)地,也是首都中心城区最大绿色开放空间。据了解,该公园年(nián)均固碳2.16万吨,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,野生鸟类种群数量也从(cóng)2021年的81种增长至2024年底的117种。 6月(yuè)5日,在北京南苑(nányuàn)森林湿地公园观景台可望见西山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张艺/摄 继5个生态涵养区全部(quánbù)摘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及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“双称号(chēnghào)”后,北京市的示范创建工作持续向中心城区辐射延伸,丰台区就是(jiùshì)其中一例。 北京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超介绍,目前“金角银边”式的(de)花园让居民有了更多休闲空间,接下来还要贯通绿色廊道,通过森林绕城、绿道连城、碧水(bìshuǐ)穿城等“绿城九法”,让群众(qúnzhòng)能够推窗见绿。 “京津冀(jīngjīnjì)地区地处东亚—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,每年春秋两季众多(duō)候鸟经(jīng)这里迁徙、停歇(tíngxiē),珍稀物种也频频到访。”邓文洪说(shuō),市民能够亲身感受到,小区里的鸟类越来越多了。像乌鸫、白头鹎等鸟类,本是(shì)黄河以南的物种,以前在京津冀地区是没有的,但这几年越来越多。“它们在迁徙过程中找到了适宜的栖息地,就留在了京津冀”。 三地生态“家底”日益殷实(yīnshí)。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肖能文介绍,在太行山生物多样性保护(bǎohù)优先区域京津冀片区(piànqū),记录到4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(niǎolèi)、34种受威胁鸟类。区域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协同保护成效明显,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。此外,北京市和天津市宁河区去年入选全球(quánqiú)“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”,河北省张家口市也专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出台管理办法。 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综合处处长彭慧芳注意到,2024年京津冀三地细颗粒物年均(niánjūn)浓度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达六成左右(zuǒyòu)。 在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看来,北京市中心城区高达75.6%的绿色(lǜsè)出行比例,反映出市民环保理念的自觉深化,生态价值核算等“北京方案”走向(zǒuxiàng)国际舞台,验证了超大(chāodà)城市的绿色转型之路行得通、走得远(yuǎn)。 来源:中国青年报(zhōngguóqīngniánbào)客户端
420余种候鸟见证京津冀协同保护绿色之道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